7月18日-7月24日按照学院组织部和分院党总支的安排我有幸走访了革命圣地延安和重庆歌乐山的白公馆、渣滓洞和周公馆。延安在我心里一直就是神秘的存在,今天亲眼看到延安的山、延安的水,心中百感交集。我首先爬上了宝塔山,看它傲然耸立,心中热血沸腾,久久无法平静,感悟了“滚滚延河水,微微宝塔山。”一个普普通通的宝塔,作为延安时代的象征,像一把火炬照亮了中国革命的航程,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卓越功勋,成为人民心中一座不朽的丰碑。来到杨家岭,杨家岭是中共中央领导在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期间的住处。在这里,我参观了中共中央七大会址,走进毛泽东、朱德、刘少奇等革命领导同志的居所,为伟人在这简陋的居所创造了的无数奇迹而惊叹不已。参观延安的革命旧址满足了我多年的心愿,但真正在我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是“延安精神”,正是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引导和激励着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前仆后继,勇往直前,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


接着我走访了重庆“周公馆”,是周恩来总理在抗战时期重庆的居所。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在这里进行的卓有成效的国内国际统战工作,团结教育了广大民主党派和各界爱国主义人士,发展壮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促进了中外各界朋友对中国共产党的了解和支持,为中国共产党赢得了国统区广大人民的民心。

最后走访的是重庆歌乐山白公馆和渣滓洞,那天天气很热,通往白公馆的路也很陡,但是阻挡不了我瞻仰革命烈士的决心。走到关押中共党员宋绮云、徐林侠夫妇及幼子“小萝卜头”的牢房时,眼前不断浮现电影中小萝卜的形象,心中充满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愤怒和谴责。走访渣滓洞印象最深刻的是遇难烈士名单里,上百名烈士生年不同,但卒年一致为1949.11.27,他们大多数牺牲时才20多岁。让我深入了解了那次惨无人道的大屠杀以及被杀害的烈士们。缅怀先烈,重温那段血腥的历史,这些革命烈士用自己的革命信仰、血肉之躯抵抗国名党的严刑拷打和刑讯折磨,彰显出共产党人威武不能屈和富贵不能淫的崇高革命气节。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将接过先辈的旗帜,使革命的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我坚信,红岩精神将永远激励我勇往直前,革命之城必将成为我们人生的敬仰之城。